教师手记||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GUPA教授笔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GUPA学术建设教授笔谈
【编者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了教授科研工作推进会。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执行《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透过新学科视角和新文科优势,不断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为此,《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南方治理评论》辑刊将陆续推出诸位教授观点。
陈潭(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院长)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面对迅猛发展的新技术革命浪潮,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寻根究底、经世致用、资政育人的强大功能。因此,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立足学术前沿、技术前沿、实践前沿,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治理方面出思想,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国内学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生命健康方面寻思路,在围绕重大战略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方面找突破,在学科高点、学术拐点、社会熔点、实践痛点方面做文章。由是,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行田间地头、走街头巷尾、展使命担当、写时代文章,躬身“办人民满意教育”、“当人民满意老师”、“做人民满意学问”,为建设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学术命运共同体和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谢俊贵(广州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方向和坚定目标。只有朝着这个根本方向和坚定目标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能体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崇高价值和现实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应当在坚持“二为”方向的前提下,深入贯彻“双百”方针。一要尊重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准中国问题和中国需要,广泛开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二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学术成果,鼓励运用各种有效的科学范式、研究方法、表现形式等,深入开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要营造和维护百家争鸣学术氛围,鼓励大胆探索,提倡多向研讨,积极推进不同学术流派、学术观点的交流碰撞,合异至同,凝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
程潮(广州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忘本来”要求我们不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丰富内容及其积极价值,不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丰富内容及其伟大贡献。其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它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引向了正确的轨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基础,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灵魂之所在。“吸收外来”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世界先进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以“睁眼看世界”。无论是“不忘本来”,还是“吸收外来”,都必须“面向未来”。而“不忘本来”是“面向未来”的根基和灵魂,“吸收外来”是“面向未来”的助力,“面向未来”是“不忘本来”和“吸收外来”的目的与归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三者的统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夏宏(广州大学社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理论(theory)源自古希腊哲学的(θεωρία),其本意思是“观看、浏览、注视”,后来才演变为看的结果或“反思”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推动理论创新。“看”需要一个角度、一种视域,角度或视域不同,也必然就有不同的理论。哲学社会科学涉及到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面对的根本问题,能够为我们“如何看”“如何反思”问题提供多种角度或视域。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丰富了我们面对自然、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从而也从各个角度提供了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推动理论创新。同时,“看”的目标无非就是自然、人生、社会、世界中的各种现象,而现象本身又是复杂而多变的,它只不过显现出来而成为当下的“现象”而已。哲学社会科学沉淀了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认识,它不仅积累了这些认识的经验和教训,而且为更进一步认识现象提供了指南,从而推动理论创新。
曾维和(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服务科学决策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义。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如何服务于科学决策?一是要以新型智库建设为载体。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各类智库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推动各层次、各类别、各领域的智库协调发展,为新型智库服务科学决策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要以重大问题解决为导向。健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高效互动的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解决当前决策咨询重数量与形式、轻质量与创新的“肌无力”问题,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产出一批具有主体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的决策咨询成果。三是要以高端人才培养为牵引。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型智库建设协同发展,探索人才共享机制,形成开放、竞争、流动的复合型智库人才格局,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董石桃(广州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
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需要做到:一是以服务人民为中心。文化软实力核心是对人民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具有真正的文化软实力。二是以植根中国为基础。要深入当今中国的现实之中,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经验的理论阐释,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三是以世界大局为关照。要从世界大局中深入研究理解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意义,主动主动融入国际学术圈、适应国际学术市场,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以重大问题为方向。聚焦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推出更多对政策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事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优秀成果。五是以学术创新为根本。坚持学术自主性和原创性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和门派界限,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优化学术生态,着力提高学术品质、学理厚度。
王枫云(广州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提升人们的理论认识水平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资源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够使我们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高度来审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能够给出这一问题的中国答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就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等各方面,就能够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努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过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有效地传递给年轻一代,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就一定能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张茂元(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要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道出了理论建构与发展的实践基础与问题意识。实践是构建和发展理论的客观基础,不同的实践活动通常会引发不一样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思考,进而影响着理论的建构和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在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中构建和发展中国理论,也就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任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活跃,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刺激了理论的繁荣发展。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除了在激励制度层面破除唯论文倾向外,还需要鼓励切实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鼓励探讨真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破除思想禁锢,激活思想活力。而源于实践的理论,还需要在动态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并修正,才能不断拓展理论的边界,提高理论的普适性,理论的生命力。因此,要加快中国学术走出去步伐,深化人文交流,在实践检验中博采众长,形成中国学术的大视野、大格局。
张惠(广州大学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推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首先,需要审视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重大复杂问题是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内在动力。单纯依靠某一学科解决重大复杂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边界进入问题的核心,即“边缘创新”,已经成为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科学突破的方式之一。而实现复杂思维下边缘创新范式的革故鼎新,关键在于用动态进化的而非静止的视角看待问题。其次,必须打破学科与专业之间的传统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守正创新。最后,顶层设计也要为“边缘创新”留出足够的制度空间,建立正确的衡量学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价值标准。久负盛名的“世界创新腹地”硅谷具有的“边缘创新”以及“自组织”的基因就是一个范例。对于学界而言,适应复杂社会,营造科研氛围,实现边缘创新,是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王亮(广州大学南方移民研究中心主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根植于中国大地,要自觉研究和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迫切论题,研究解决关乎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要遵循实事求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精神。研究者要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杜绝脱离实际的宏大叙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回应和解决社会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倡导踏实的研究风骨,批判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反对形形色色的抽象经验主义、精妙的数据、酷炫的模型以及研究精细但很微观的研究推论,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哲学社会科学者更需关注实践论题,时代论题,关乎国家命运发展的全局性大论题。
谢颖(广州大学南方移民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并不局限于采用何种方法。社会学上诸多经典研究都是定性研究,例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韦伯的新教伦理。而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数学逻辑清楚,可以检验真伪,并能分析大规模的数据样本。在大数据时代,质性研究与定量分析可以有机结合。利用文本大数据、智能分词、情感分析、聚类分析和主题模型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本分析能呈现更为丰富的洞见。例如,研究者利用上亿数据的谷歌语料库分析了全球社会学的演进历程以及中国社会学研究“文化影响力”的变化;综合利用文本数据和经济数据,分析社会分层关注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利用海量会议记录,结合主题模型和回归分析,分析政策透明度对决策的影响;利用微博、报纸与社交媒体数据,分析舆论的引导手段等。趋势表明,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成果正在大量涌现,并有助于弥合定量和定性两大阵营的鸿沟。多项研究综述指出,社会科学与蓬勃发展的大数据研究相结合,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因果关系进行新的探索,有助于产生更具洞见的理论。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为中国社会学开拓学术影响力、提升国际竞争中的学术话语权提供历史性机遇。
谢治菊(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谢建社(广州粤穗社会工作事务所理事长)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结构合理、专业突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同时也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学术规范,提升人才思想政治素养;第二,优化人才机制创新,构建人才资源管理的良好机制,提高人才聚焦效应,重点抓好引才、用才、育才、励才等关键环节,要打通破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第三,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完善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有序流动和动态优化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基础理论,加强对人才政治性、实践性、动态性的把握,健全动态的人才评价调整机制。
周利敏(广州大学南方灾害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考核体系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系统性与全局性的工程,需要从五方面推进:一是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学术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学术”“中国理论”“中国方法”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能为“中国发展”“中国开放”“中国贡献”提供学术支持。二是从全球化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考核体系。这一体系需要嵌入全球化浪潮中,才能有效回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机遇。三是从本土化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从本土评价考核实践中概括出中国特色的评价考核理论、方法与体系,为解决全球学术评价考核提供“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四是从“全球本土化”角度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一方面要坚持本土性、民族性与自主性原则,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吸纳全球学术评价考核新理论、新方法与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中国原创性学术评价考核体系,并及时将其“全球化”。五是从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角度推进中国特色学术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在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考核理念、概念、指标与规则等。
沈本秋(广州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事关中国形象与国际话语权,有助于提高我国软实力。要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中国视野、建构中国话语、树立中国学派、贡献中国智慧,需要从内容、方式、主体三方面努力。在对外传播内容上,彰显中国智慧,基于中国哲学凝练价值,基于中国观察创造理论。不仅要从中国视角总结中国经验、介绍中国制度,还需从中国视角审视全球事务、发现世界规律,逐步树立具有中国情怀的中国学派。在对外传播方式上,要以国外受众为中心。不仅要重视交流语言的转换,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国际化过程提供便利,还要产生融通中外的概念体系、表达逻辑、话语方式、理论范式,让国外受众对中国话语乐于阅读、容易理解、愿意探讨和分享中国智慧。在对外传播主体上,充分鼓励政府机构、智库、出版企业、学人等多元主体参与,多角度全方位建设中国学派、凝聚中国智慧,逐渐形成合力,共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中心。
刘雪明(广州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均有着非同寻常的战略价值。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源,尤其是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在现实中,谁掌握了独特的文献资源,谁就拥有了研究的比较优势,谁就能够出优秀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又是进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所以说,文献资源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基础支撑,建立一个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保护和利用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源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谢治菊(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聚焦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家软实力等重大议题,进行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提供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和全球性问题变化多端,使我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重大风险考验。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历史变革大背景下,要着力加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可从以下五点出发:一是坚定政治方向,遵循党和政府对智库的指导方针,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二是明确智库发展定位,立足行业,服务行业发展战略需求;三是以问题为导向,整合智力资源,提出全局性、战略性的对策和建议;四是面向国际,增进国际学术交流,凝结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五是制定多元化智库评价体系,科学公正地评价智库工作,引导智库合理建设。
教师手记
编辑|黄小哲
编校|赖 珊
编务|林伟雯
编审|黄 鑫
监制|周利敏
公告2022
荣耀2022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江三角洲应用社会科学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致广大而尽精微,公天下而存高远,热忱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诚挚邀请天下英才加盟!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